猴藝人牽著兩只猴子在太陽地里曬暖。 蔡迅翔攝
農歷正月十五一過,新野縣于灣村的耍猴藝人便忙碌了起來,各自操持著外出演出的事宜。
猴戲俗稱“耍猴兒”,是古老的漢族表演藝術之一。位于河南西南部的新野是中國“猴藝之鄉(xiāng)”,這里的耍猴歷史可追溯到兩千年前的西漢時期。當?shù)爻鐾恋臐h畫磚上,就有牽狗玩猴的畫面。
相傳,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中“美猴王”孫悟空形象的靈感就源自新野。據(jù)《新野縣志》記載,明代小說家吳承恩于嘉靖三十五年至三十七年任新野知縣。后人研究發(fā)現(xiàn),吳所著《西游記》文中還大量運用了新野方言。
2016年是中國農歷丙申年,亦是十二生肖紀年中的猴年,新野猴戲的現(xiàn)狀也由此引起了外界關注并在商業(yè)演出中受寵。中新社記者探訪了新野多位猴藝人,探究他們的傳承困境與新年守望。
于灣村是目前新野耍猴藝人最為集中的村落之一。新野縣猴藝協(xié)會會長張俊然告訴記者:“與于灣村緊鄰的鮑灣村,也是耍猴人集聚的主要地方,在‘江湖’上見到的耍猴人,大多來自這兩個村。”
張俊然從16歲就開始跟著叔叔學習耍猴,對耍猴藝人的“江湖”生涯感觸頗深。他感慨,“耍猴人走南闖北經(jīng)常受欺負,沒有地位。現(xiàn)在,年輕人更不愿意從事這個行業(yè)了。”
鮑灣村的喬梅停出道也很早。他對記者說:“那時我才20多歲,父親去世早,家庭條件差,兄弟姊妹多。我是老大,只能出去耍猴賣藝,養(yǎng)家糊口。”
如今已年過花甲的喬梅停仍是孤身一人。他自我調侃稱,“我還年輕,沒有結婚。”引得在場的村民、同行一陣歡笑。他一邊向記者回憶著跌宕的猴戲人生,一邊指揮著猴子表演。“站起來,立正、稍息……”
不用舞臺,不要鎂光燈,只需一塊空地,敲一敲鑼,揮一揮鞭子,吆喝一聲便是一臺逗人的好戲。這也是猴戲獨有的表演方式,猴子聰明靈巧的演技令看客發(fā)笑不已。
進入21世紀以來,人類對動物保護日益重視。“耍猴”這門古老的技藝漸被冷落。2014年7月,新野4名耍猴藝人在黑龍江牡丹江市街頭進行猴戲表演時,被森林警方以沒有“野生動物運輸證”為由拘留。雖然4人最終免于刑罰,但也引發(fā)輿論爭議:是千年陋習還是文化遺產(chǎn)?
人們多質疑耍猴人對猴子強迫性訓練,野蠻殘酷。但,喬梅停認為“那都是真戲假做,誰會忍心打自己的猴寶寶呢!”
新野猴戲作為傳承千年的民間表演藝術,2009年已被列入“河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但這也難以改變猴戲傳承發(fā)展的困境。新野縣猴藝協(xié)會統(tǒng)計,近年來,新野猴戲藝人已從20世紀下半葉的上萬人,減少到目前的五六百人,且多以老人為主。
不過,隨著猴年的來臨,新野猴戲也迎來了春天。
鮑風山是當年在牡丹江被抓的四名當事人之一,“經(jīng)歷了那次事后曾一度對猴戲心灰意冷,打算放棄猴戲,無罪獲釋后才重拾信心。”猴年春節(jié)期間,他與同行一起來到鄭州進行表演,七天時間共獲得了數(shù)千元的酬勞。
春節(jié)后的豫南大地氣溫逐日回升,拜謁猴王廟的耍猴藝人漸漸多了起來。他們祈望猴年在外的演出大吉大利,有個好收成。
四川非遺傳承人走進高校(2016-04-13)
四川非遺傳承人走進高校(2016-04-13)
傳承非遺助推脫貧 四川啟動殘疾人蜀繡藝術人才培養(yǎng)(2016-04-13)
山西代縣民間傳統(tǒng)手藝年創(chuàng)產(chǎn)值5億多元(2016-03-30)
2016年三大必游黃金線路(2016-03-25)
武漢6位老人結伴自駕游美國 不會英文靠導航領路(2016-03-25)
江蘇常州文物修復師上央視走紅 曾是博物館保安(2016-03-24)
發(fā)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