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各大媒體密集報道東航、南航、國航、廈航和海航獲得國家工信部批復,部分飛機獲得空中互聯網服務資格,稍早前也有媒體報道春秋航空開始對一架空客A320進行改裝,相信很快航空公司會陸續推出自己的方案及產品。面對即將開始的機上WI-FI時代,在筆者看來仍有一些問題有待觀察。
1.手機何時可以使用機上WI-FI,仍有待民航局和航空公司共同解決。
民航局尚未修改121部中的相應條款,也未發布咨詢通告。另一方面類似于美國FAA頒發的便攜式電子設備使用的咨詢通告,我國民航局尚未發布。因此便攜式電子設備(主要指手機)在我國民航究竟誰負主責仍有待進一步觀察。目前機上WI-FI僅限于筆記本電腦或平板電腦在航路飛行階段使用。由于智能手機在我國普及度遠高于筆記本及平板電腦,且國內航線除去起飛、下降段后時間有限,因此手機何時能夠使用,是否能開放至航班全程使用都會成為機上WI-FI能否高效使用的關鍵因素,亦是后續觀察的重點。
2.盈利模式尚未明朗,航空公司如何收回成本備受關注。
機上WI-FI設備除了包含安裝成本、使用成本、維護成本,重量方面造成的性能成本也需要考慮(根據2006國際航協工作報告,飛機載重每減輕一公斤重量,每年每架飛機可以節省航油9000加侖)。因此機上WI-FI可謂高昂。2013年10月,戶外媒體運營商航美傳媒已和海航新華文化控股有限公司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成立機上互聯網行業發展基金,開拓機上互聯網服務和空中多媒體平臺的商機。近期媒體報道“已經有國內視頻網站在與東航洽談內容合作。對東航來說,引入視頻網站不僅可以解決內容提供的問題,還可以同時解決版權成本。東航現有的客艙娛樂系統每年需要耗費數千萬購買版權,并且每兩個月才能進行一次更新,而目前很多視頻網站已經擁有很多采購或自產節目的網絡版權。”航空公司能否借助與其它企業的合作帶來盈利的機會有待進一步觀察。
3.是否收費及收費的標準既影響收回成本,又影響旅客使用積極性。
根據GOGO公司2015年最新的報告,美國之外只有23%的乘客愿意為機上WiFi支付額外的費用TripAdvisor2014年發布年度旅行報告,發言人解釋說:“90%的航空旅客很少或從未購買過機上Wi-Fi服務主要原因在于旅客對于航空公司的多項收費感到非常不滿。收費問題是旅客投訴最多的問題之一,僅次于座位舒適度差這一問題。”不收費的公司(國外有捷藍航空、挪威航空)勢必給收費的造成壓力,影響消費者的選擇。收費標準制定還應考慮主要航線的時間及競爭對手的收費。
圖為部分外國航空公司及廠商的收費方案,漢莎以里程兌換或成為國內航企的參考。此外,收費方式是否方便,是否可以使用支付寶等電子支付,是否可用里程兌換都會影響用戶體驗。
4.機上WI-FI產品是否增加乘務員的工作負荷有待進一步觀察。
旅客關于機上WI-FI產品的使用問題(機上影音節目未予介紹或介紹不清楚)、支付問題(如果看視頻收費)都需要乘務員去解答,另一方面,在當前階段乘務員還需要去管理試圖使用手機連接機上WI-FI的旅客。
5.機上WI-FI配套設施及解決方案有待進一步觀察
遠程航班如果座椅沒有安裝充電設備,便攜式電子設備的使用也會大打折扣。國內不少安卓手機飛行模式下不能使用WI-FI,需要安裝app更改設置。這樣的問題怎樣解決也考驗航空公司智慧。
6.機上WI-FI興起,機上娛樂設備是否將沒落有待觀察。
未來機上WI-FI全面開放電子設備在全航程使用時,旅客自帶的便攜式電子設備無疑最滿足旅客自身的需求。機上客艙娛樂系統由于更新緩慢且占據飛機一定載量,如果不安裝機上客艙娛樂系統飛機可以運輸更多的人員及貨物且節約了成本支出,無疑對于航空公司而言充滿吸引力。
7.機上WI-FI條件下,國內航空公司實現更安全更高效運行有待探索。
機上擁有WI-FI后,飛行員能夠獲得地面簽派員更多的運行支持,包括提供最新天氣圖、航行通告等運行信息;在外站運行時,簽派員通過視頻與機組航前講解;機務人員使用CASS(continuing analysis and surveillance system持續監視和分析系統)實時監控飛機狀態,有助降低維修成本。另一方面,飛行員或乘務員是否可以通過WI-FI將機上突發事件及時傳遞至地面(或可減少機鬧、霸機)也值得進一步探討。
8.機上WI-FI體驗效果誰更有發言權有待觀察。
攜程曾發布《出境游免費WiFi調查報告》,不排除去哪兒、攜程等OTA企業或飛常準等航班動態軟件抑或民航資源網等發布機上體驗報告。各大媒體紛紛轉載,對航空公司品牌的影響難以估計。也可能上述公司留給旅客點評空間,其它旅客購票時可以參考點評了解不同公司機上WI-FI。
綜上,雖然機上WI-FI大戰逐漸拉開序幕,但仍有多個問題或趨勢值得我們觀察,但不可否認的是機上WI-FI將為旅客機上體驗帶來提升,為航空公司的品牌帶來重大影響。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