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說:“做人要像瘋子一樣幻想,做事要像傻子一樣投入! “因為沒有幻想就沒有創新。而沒有投入和苦干,幻想永遠只是一張白紙!
無錫靈山小鎮·拈花灣,就是這樣一個由“品質偏執狂”反復磨礪出來的奇觀,許多人來此看過之后,無不驚嘆這群“品質達人”驚世駭俗的舉動,有的甚至說:“拈花灣的建造者簡直是一群瘋子!”
為何大家要如此評價?讓我們先從最不起眼的一片瓦、一叢苔蘚、一堵土墻、一塊石頭、一排竹籬笆、一個茅草屋頂入手,深入拈花灣的建造過程,向您揭秘一個“品質偏執狂”故事。
茅草屋頂的故事
會呼吸的禪意建筑
拈花灣的主事者認為,這里的禪意建筑和景觀,都是要“會呼吸的”,就像從自然中生長出來的一般。為了讓苫廬屋頂最大程度達到自然禪意的效果,他們從江蘇、浙江、福建、江西、東北甚至印度尼西亞的巴厘島等地方選擇了二十多種天然材料,同時將能夠找到的最好仿制品拿來,放在一起進行日曬雨淋等各種手段的反復試驗比對。在這其中初選出八個品種,請包括巴厘島在內的當地工匠,在現場搭建茅草屋頂的樣板,再進行為期一百天的戶外綜合試驗。
在這場嚴苛的試驗中,淘汰了雖然防腐性能好、但是美感欠缺的所有仿制材料,也淘汰了雖然自然優美、但是不耐腐蝕、使用年限短的大部分天然材料,最終找到了二種既牢固耐用又美觀自然的天然材料。一個小小的茅草屋頂,整合了十八家專業機構和企業的資源與力量,前前后后“折騰”了十三個月的時間。
竹籬笆的故事
大巧若拙 重劍無鋒
大巧若拙,重劍無鋒。原本最簡單的庭院竹籬笆,在拈花灣卻演變成最復雜的工程。經過數月的嘗試,換了好幾個施工隊伍,竹籬笆就是難以令人滿意。浙江安吉、江蘇宜興、江西宜春……許多國內著名毛竹產地的工匠都來試過了,空靈的禪意、藝術的質感、天然的美感、竹制品的韻律感、建筑需要的功能性……綜合大家的力量,也不能做到全部兼顧。
而主事者堅持一定要達到最好、最全面的效果,于是將視線放大到國外和東瀛,尋找大匠來指導。幾番苦苦尋覓,終于在國外找到兩位七十多歲的匠師。他們做竹籬笆已經三十多年,一輩子只專注做這一件事,還是竹籬笆“非遺”傳人。主事者花了十萬元人民幣將兩位老先生請到拈花灣,手把手教自己編竹籬笆。
于是,又經過一百多天的反復操練、印證、強化、完善,形成絲毫也不準走樣的標準流程。后來,人們在拈花灣竹籬笆建造標準流程表看到一組令人驚訝的數字:這里的竹籬笆搭建,共需使用二十九種標準工具。普通竹籬笆建造有二十九道標準工序,竹絲竹籬笆有四十三道標準工序。
苔蘚的故事
最不起眼的 往往是最重要的
分布于拈花灣庭院、池邊、溪畔、樹下的苔蘚,或許是最不起眼的,卻是營造禪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苔蘚受空氣、陽光、水分、土壤酸性等多種因素影響,很難大面積移植成活。上海世博會雖有推薦,但是國內尚無成功先例。這也注定拈花灣的苔蘚鋪植,是一個“品質偏執狂”才會干的事。
這里的每寸苔蘚,都是有著豐富的故事。從遙遠的大山來到拈花灣,它們是從臨安、蕭山、天目山、宜興、雁蕩山、武夷山、湖州、吉安等自然生態極好的山區,經過層層嚴格的選撥而來。主事者專門設立一個苔蘚基地,將入選的苔蘚,植入拈花灣的泥土。安排一位農學專家帶領一個團隊,每時每刻悉心照料呵護。
一個月過去,5公斤的入選苔蘚死了好多。另換其它山區的苔蘚再來,三個月過去,這次大部分活下來了。放大移植量再試,又是三個月過去,這次全部活了。
接下來將大面積的苔蘚移植到拈花灣每個庭院中去,為了讓苔蘚們在拈花灣快活地生長,每片巴掌大的苔蘚都要整三次地形、澆三遍水,一塊桌面大的苔蘚,要花上一整天的時間。六個月過去了,大山中的苔蘚在拈花灣安家落戶,鮮活疏朗,禪趣盎然。而這本身就是一種緣分,拈花灣明媚的陽光、溫潤的泥土、潔凈的空氣、甘冽的水分,還有主事者和園藝師們的用心,都構成了最關鍵的助緣。
揭秘故事講到這里,大家也許能夠看出一些端倪,所謂的“瘋子”和“傻子”們的“偏執狂”追求,其實就是用心到極致的另一種表達,是一種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抓鐵有痕的境界,也是對美好目標鍥而不舍的追求。而在佛家眼里,這種對善法的不懈追求,叫“精進”。“精進者,謂心勇…”
讓許多人向往的地方——扎尕那(2020-08-11)
情侶第一次旅游適合去哪里(2020-08-10)
西藏布達拉宮旅游攻略之佛教圣地(2017-12-28)
馬爾代夫:陷落藍色天堂 只為感受極致愛戀(2017-12-28)
中國有一條世界頂級的風景線,就在西藏東南!(2017-01-06)
旅行的意義是找回自己(2017-01-06)
今年春節來白云山體驗吃、喝、玩、樂一條龍服務吧(2017-01-06)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