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蔡樓鎮高集遺址,位于山東曹縣東南50里的安才樓鎮高集村。高集村有一座歷史悠久的東岳天齊廟,是道教圣地。2013年農歷10月,東岳天齊廟重新恢復古廟會活動,舉辦了首屆東岳天齊廟菊花會活動。廟會活動一時成為一方盛景,市縣領
記河寺村位于汶上集鎮西北7.5公里處,萬福河北側。村莊東北隅,有一大土阜狀土臺,高出周圍許多,這里就是記河寺遺址,并于2013年被確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記載,記河寺建寺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明宣德年間記氏遷來傍寺建
梁王臺遺址位于定陶縣東北3公里,定陶鎮賈樓村西北100米。梁王臺南北長50米,東西寬35米,高2米。秦朝末年,彭越聚眾起義,初事項羽,反秦助楚。楚漢戰爭時,彭越率3萬將士歸順劉邦,略定梁地,屢斷項羽糧道。前202年(漢高
陶丘位于定陶縣城西南4公里,馬集鎮費莊村北200米處。《竹書紀年》:“堯八十九年作游宮于陶,九十年帝游居于陶”。《說文》;“陶丘有堯城,堯嘗居之。”《史記·五帝本紀》:“舜耕歷山,漁雷澤,陶河濱”。《寰宇記》:“河濱在定
據《史記》載,范蠡輔越滅吳后,棄官經商,先到齊國,后定居于陶,自稱陶朱公,曾三致千金,死后葬于此地。《定陶縣志》、《曹南文獻錄》亦記載:“范蠡墓在定陶縣城東北五里”,“卒老死于陶”。經考證,范蠡死后,葬在今定陶鎮堌堆劉莊
戚姬寺位于杜堂鄉戚莊村西,據定陶縣城7.5公里,占地面積3334平方米,屬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楚漢相爭時,彭城(今徐州市)一戰,劉邦失利,逃至定陶,夜宿戚家寨(今戚姬寺東),與戚姬結為夫妻。戚夫人就此有孕,后生子如意。
官堌堆遺址位于定陶縣仿山鄉姜樓村南520米。20世紀60年代,人民公社組織附近的大隊社員拉土墊地,使該遺址受到嚴重的破壞。現存堌堆四壁陡峭,底部南北30米,東西15米,高8米。文化層暴露十分明顯,有灰土層,燒土面,蚌殼坑
十里鋪北遺址位于定陶縣仿山鎮十里鋪村西北約100米處,菏商公路及菏曹運河斜穿占壓遺址的東北角。周圍地勢平坦,屬黃河沖積平原,遺址完全被淤積層覆蓋。該地歷史悠久,相傳定陶為古陶丘、夏三鬷國、周代曹國。漢初梁國治定陶,后繼濟
巨野縣烈士陵園坐落在巨野縣城東南聊(城)商(丘)公路和巨(野)金(鄉)公路交界處。陵園始建于1972年3月,初建時占地面積25畝,后經三次升級改造擴建,目前占地面積70畝。廣場硬化面積18000平方米,綠化面積10000
伊尹墓位于山東省菏澤市曹縣大集鎮殷廟村。史書記載,伊尹歷事商朝商湯、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沃丁八年,伊尹逝世,沃丁以天子之禮把伊尹安葬在都城亳附近。1994年,曹縣民眾募資在當地修建元圣祠墓,成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